000甘谷花椒先后荣获中国名优果蔬产品展评会金奖、中国(义乌)国际林产品展览交易会金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
甘谷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“中国花椒之乡”

甘谷花椒种植历史悠久,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独特。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明确记载“秦椒出天水(当时的天水为郡治,辖今甘谷、秦安、秦州、麦积的部分地方),蜀椒出武都”。民间也有甘谷花椒“脸红心黑叶子麻、皮糙肉厚没麻哒”的谚语,说明了甘谷花椒的特性和甘谷自古就有喜爱花椒、种花椒、卖花椒、吃花椒的习惯。甘谷花椒种植区域海拔均在1300米以上,有效积温高,昼夜温差大,水气清洁无污染,无危险性病虫害,具备生产优质果椒的独特自然资源优势,所产花椒色泽鲜红、粒大肉厚、麻味悠长、清香浓郁,挥发油含量高,是国内花椒中的精品。

甘谷花椒种植历史悠久,是古秦椒的原产地之一,春秋时期范蠡著《范子计然》记载:“秦椒出天水,蜀椒出武都”。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。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秦椒,花椒也。始产于秦”、“除风邪气,温中,去寒痹,坚齿发,明目。久服,轻身好颜色,耐老增年通神”。

甘谷花椒种植历史悠久,是古秦椒的原产地之一,春秋时期范蠡著《范子计然》记载:“秦椒出天水,蜀椒出武都”。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。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秦椒,花椒也。始产于秦”、“除风邪气,温中,去寒痹,坚齿发,明目。久服,轻身好颜色,耐老增年通神”。



甘谷花椒鲜椒丹红,干制后椒皮外色深红,里色黄亮,肉质较厚、颗粒均匀、麻香浓郁、无其他异味。
总体感官特征定性为:色红油重、粒大饱满、麻味醇正、香气浓郁。干椒皮千粒重19-20g,挥发油含量5%左右,为全国最高,麻素含量40mg/g以上,是国内花椒中的精品。因其色相美观、久煮留香,一般整粒用于火锅和中餐菜系,有“调料之王”的美誉。


近年来,县委、县政府把花椒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,果园基地规模和质量效益有了快速提升。全县花椒面积22万亩,产量1.5万吨,产值11.5亿元。现有5万亩高山花椒基地3处,万亩以上乡镇8个,县内从事花椒种植和营销的农户近7万户超过30万人,季节性采椒务工5万人以上。花椒已成为甘谷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之一。
甘谷是陇东南最大的调味品中转地之一,规模化交易市场3处,产地市场30多处,其中西城区花椒交易中心入住企业60余家,年交易量达2万吨。六峰花椒市场是新建的一处花椒产地集散中心,入住企业30多家。目前全县稍具规模的花椒营销企业、合作社80多家,颇具实力的花椒营销人员600多人。由于我县花椒品质较好,销售体系健全,加之产供销一体化的推动,甘谷花椒深受成都、重庆、湖南、湖北等地客商的欢迎,农户花椒销路畅通。


甘谷花椒先后荣获中国名优果蔬产品展评会金奖、中国(义乌)国际林产品展览交易会金奖等诸多殊荣,甘谷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“中国花椒之乡”,“甘谷花椒”于2019年通过了国家级地理标志 产品保护认证,2022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创建“甘谷辣椒“甘谷花椒””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。全县花椒注册企业商标22个,绿色认证6个近10万亩。